每逢轉天氣或雨季,不少人會出現「風濕痛」,部份患者更形容自己的關節比天文台還要準確。
坊間多數將這種痛症歸類為中醫所講的「風濕痛」。到底風濕痛成因為何?中醫與西醫對「風濕痛」的解讀有甚麼不同?風濕痛有甚麼症狀?
為解答以上問題,特地邀請到ANKH機能再生註冊中醫和物理治療師為大家一一拆解。

目錄
風濕痛症狀
每逢翻風落雨,身體的大關節如膝蓋、膊頭、腰部及髖關節等部位開始有疼痛、僵硬及關節活動受阻等問題,這些症狀統稱為「風濕痛」。
風濕-中西醫見解
中西醫對於「風濕」的定義有所不同,但兩者都發現天氣轉變會造成關節痛。
根據中醫理論,「風濕痛」一般是指容易受天氣誘發的慢性痛症,中醫稱之為「痺證」,症狀包括關節疼痛及僵硬。
而「風濕病」是西醫的一個專科名稱,大多與身體免疫系統失調有關,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強直性脊椎炎、纖維肌痛、皮肌炎等 ,容易與「風濕痛」混淆。
然而,中西醫都認同「風濕痛」的現象,有研究及調查指出天氣與關節痛有一定關係,西方學界亦提出風濕痛出現的原因。下文將詳細說明中、西醫對「風濕痛」的看法。

風濕痛成因-中醫角度
潮濕天氣令人渾身不舒服,亦有機會令風濕痛發作。坊間俗稱的「風濕」,與中醫學說中的「風邪」、「濕邪」、「寒邪」及「熱邪」有關,引致一系列身體問題,如脾胃問題、肚脹、疲倦乏力、「風濕痛」等。
根據中醫學說,「風濕痛」屬於「痺證」,與天氣及個人體質有關。因天氣變化,關節容易受邪氣入侵,停留在關節之中,使關節經絡及氣血不暢,不通則痛,而引起關節疼痛、腫脹或活動不順暢。
此外,正氣不足與痺證也有密切關係,氣血較差、曾有筋骨關節傷患、做過關節手術、年老體弱或長期勞動的人較容易受邪氣人侵,引致風濕痛發作。

風濕痛原因-西醫角度 天氣轉變改變氣壓
「風濕痛」的概念,即是天氣變化令人出現關節痛的說法,醫學上暫時仍未有明確結論,但有一些研究及調查支持。
「風濕痛」的現象,可從氣壓或氣溫改變方向解釋。ANKH機能物理治療師指出,一個西方學界普遍認同的說法是關節痛患者,由於下雨前夕的低氣壓或氣溫突然下降,關節持續收縮與膨脹,令關節疼痛、發紅、發熱及關節活動受阻的症狀加劇。
根據一項於2015年由810位來自歐洲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參與的研究,每天的濕度變化與關節痛發作問題有關。#
而另一項由波士頓學者進行的調查,招募了197位痛風患者參與,調查結果顯示天氣潮濕炎熱時,痛風發作變得更為頻密。

風濕痛日常護理
深受風濕痛困擾?ANKH機能再生註冊中醫提醒,風濕痛患者應注意飲食,戒生冷食物,免受寒濕邪影響,加重患處經絡的阻滯。

關節不宜暴露於外,而且要避免過勞,應時常保暖,以免外邪入侵。
到了下雨天,風濕痛患者可於睡前開抽濕機,保持房間乾爽。平日亦可多做運動,有助血氣運行,出汗去濕。

此外,可在風濕痛患處鋪上保鮮紙,再敷上暖毛巾,溫經通絡止痛。
除了以上的護理方法,風濕痛患者不妨參考「【風濕痛怎麼辦?】中醫推介4款去濕茶及3款去濕湯水。」的文章,由ANKH機能再生註冊中醫介紹3款去濕湯水及4款去濕茶。不過,若風濕痛症狀未有改善,應立即求醫,作針對性治療。
ANKH機能再生專業團隊
ANKH機能再生-痛症健康集團擁有跨領域的專業團隊,由註冊中醫、物理治療師、運動科學顧問、西醫、營養師、健康顧問及理療師組成,以中西合璧的方法,針對關節痛患者的整體狀況,度身定製治療方案。擁有15年去痛症經驗,逾13萬人真人實證,成功去痛率達95%。
RDS+極速去痛技術療程
RDS+是「ANKH 機能再生-痛症健康集團」的獨有技術,匯聚世界頂尖科學技術結合中醫經絡智慧,從痛楚根源出發,達到標本兼治的去痛效果。
根據個別獨特狀況,作出精準的治療組合。當中使用國際高端儀器及專利技術,包括擁有美國FDA和歐盟CE認證。RDS+首創獨特技術,能夠修復痛患,去瘀排酸,同時能夠長久強化機能,大幅減低關節痛的復發機會,令人重獲健康,增強活力!
#Timmermans EJ, Schaap LA, Herbolsheimer F, Dennison EM, Maggi S, Pedersen NL, Castell MV, Denkinger MD, Edwards MH, Limongi F, Sánchez-Martínez M, Siviero P, Queipo R, Peter R, van der Pas S, Deeg DJ; EPOSA Research Group. The Influence of Weather Conditions on Joint Pain in Older People with Osteoarthritis: Results from the European Project on OSteoArthritis. J Rheumatol. 2015 Oct;42(10):1885-9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