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各位對於「坐骨神經痛」這個常見的名稱並不陌生,不過現代人日常出現的間歇性跛行症狀,其實也與其息息相關。
ANKH機能再生物理治療師表示:「坐骨神經痛常讓人坐立難安,感覺下肢有尖銳的酸痛感又一閃而逝,甚至是臀部深處的某個疼痛點,以及腿麻腳軟全身乏力,都有可能是由坐骨神經痛所致的症狀。」到底要如何發現自己有坐骨神經痛,常見症狀是什麼?以下為各位解惑。

目錄
坐骨神經痛是什麼?病因是什麼?
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、最粗,也是範圍最廣的神經,從腰椎經過臀部,再向後延伸,沿著大腿、小腿到腳底,因此只要坐骨神經路途經的任何一處受到壓迫,便容易引起坐骨神經痛,導致神經發炎、缺血,而引發水腫與疼痛的症狀。
而身體的脊柱附近的神經有很多硬骨與軟骨,一旦出現變化,也很容易壓迫到神經,而成為腰椎深埋的病因,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。
如常聽到的椎間盤突出,其實是坐骨神經痛的主要成因,可能由生活習慣、不良姿勢、意外創傷所造成,坐骨神經痛的患者終日腰酸背痛,又或者腿酸軟腳麻痺,卻又很難細查病因,容易造成患者的困擾,而影響生活質素及工作表現。
想知道了解坐骨神經痛的成因及舒緩方法,可到「【坐骨神經痛】成因、位置及症狀逐一睇 ,教你如何舒緩。」了解更多。
坐骨神經痛的常見症狀有哪些?
坐骨神經痛在發病前期只會有短暫的腰背痛,但如果置之不理,痛點與痛覺都會慢慢擴大,範圍也會蔓延,因此都有階段性的坐骨神經痛症狀,歸納出患者常見症狀如下:
尖銳的刺痛感
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症狀,便是感覺腰部到腿之間,有灼熱刺痛感,如被火針刺到,突然發作時感覺強烈,但一會又消失,因此容易讓人忽略。
突然的疼痛症狀造成步行困難
下半身突然有如電流快速流過的感覺,下背產生突發性的劇痛,而站不起身,導致步行困難,隨著頻率變高,甚至無法走路。
下肢疼痛頻繁發作
症狀嚴重的坐骨神經痛,痛覺從背部、臀部,蔓延到大小腿、足部,臀部與腿產生疼痛的症狀變得頻繁,患者坐下時尤其明顯。

拉扯式的持續痛楚
坐骨神經痛患者會感覺臀部、腿部時常疼痛不已,大腿後側出現拉扯式痛楚,疼痛症狀可伸延至足踝位置,卻找不到病因。
單邊酸痛至間歇性跛行
坐骨神經痛常影響單邊,例如只是右邊的臀部或是左腿痛,後來會發現自己行走產生困難,甚至會產生間歇性跛行的症狀,即是行走一段距離,便要坐下休息幾分鐘,才能再度行走。

腿軟無力、大小便遲鈍
當坐骨神經痛的發作變得頻繁,會時有腳部麻痺、腿軟乏力的症狀,臀部有麻痺的刺痛感,即使大小便的感覺也變得遲鈍而難以控制,這也是下肢癱瘓或失禁這些嚴重症狀的前兆之一。
久坐久站、簡單取物都成得困難
久坐久站、或拿取物件時,便感覺有嚴重的腰酸背痛感,亦有可能是腰椎附近的肌耐力不足,使腰椎受到壓迫而引發坐骨神經痛的病徵,通常常見於一坐下便是數小時,忙著得忘記站起身休息的上班族,或是需要久站的職業,如醫護人員、教師、紀律部隊人員、白領等。

感覺走路歪斜無力
走路時容易歪斜,腳拇趾無力、無法上翹,走一走會腳軟,伴隨經常性的麻痺與刺痛感症狀,這些都是坐骨神經痛的病徵。
連噴嚏、咳嗽都能牽動的痛覺
當天氣變化劇烈時,一打完噴嚏赫然發現自己站不起來,產生劇烈的腰背痛,這是由於身體用力往前彎,突然其來的壓力擠壓到腰椎,而造成椎間盤壓迫神經。
此時會連帶發現腳部麻痺、腿部無力的症狀,後來會發現自己連流鼻涕、咳嗽等動作,都會牽動到腰、臀、腿部的疼痛感。
臀部深處傳來的痛感
感覺從臀部深處的某個點傳來的痛楚,大腿與背部也痛,延伸到小腿與腿部,腳變得沒什麼力氣,感覺也變得遲鈍。
這時候可以觀察上樓或走上斜路時,是否感到異常的痛,或是蹲著一段時間後,突然起身時痛感更明顯,這時可以觀察平躺下來症狀有否減輕,是否變得比較舒服。
腰椎移位的酸麻感覺
脊椎移位時,很容易造成坐骨神經痛,因此常會有腰部、腿部酸痛的症狀,比較特別的是臀部與大腿後側的麻痛感會特別強烈,常常會抽筋,這可能是日常的坐姿不良不良,導致日積月累的勞損。
對於溫度的異常感受
當坐骨神經痛發作時,不單止有神經痛症狀,連下肢的皮膚都會感受異常,甚至是局部感覺喪失的症狀,時常有麻痺感,兩腿冷熱感異常。
最明顯的地方,便是穿褲子的時候,都可以感覺到兩隻腿的溫度感不太一致,久了下肢肌肉的粗細也變得不同。
運動受到限制
發現許多運動姿勢都無法做好,連躺下把腿伸直、抬高,都會感到疼痛,代表受坐骨神經痛影響。

*提醒:若以上所提及的病症嚴重,腰部、足部疼痛及麻痹症狀出現超過一周,或無法控制大小便,應立即求醫。
至於發現到自己出現部份症狀,不妨到ANKH機能再生預約中、西診斷及專業理療團隊評估,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期。立即登記免費體驗「RDS+極速去痛技術」療程,從根源解決坐骨神經痛。
想了解更多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方法,可參閱「【坐骨神經痛】多久會好?會否自然好?了解治療方法。」,學懂中醫治療、西醫治療及ANKH機能再生獨有的「RDS+極速去痛技術」。
4大生活習慣容易造成坐骨神經痛
久坐、姿勢不良
前面有提到,當腰部及臀部繃緊了一段長時間,容易造成坐骨神經痛,因此當常久坐不起、又常姿勢不良,如翹腳便很容易傷到梨狀肌而腫脹發炎,這時會發現臀部經常性的疼痛,便是坐骨神經痛的徵兆。
慣用的用力習慣
常用同一隻手用力,拿東西舉重物都用慣用手拿,手袋都是同一邊揹,容易使肌肉失去平衡,使下背產生負擔,形成坐骨經痛。
用電腦的習慣
上班族或學生坐在電腦前打字時,很容易烏龜頸縮著,或是持續彎腰駝背,這也很容易壓迫到坐骨神經,當發現常常肌肉酸痛的症狀,便是一個警號。
體重過輕或過重
長期沒有控制體重也要小心,過重會造成脊椎的負擔,容易產生坐骨神經痛,體重過輕或是短時間內急速減重,臀部的皮脂層與肌肉層太薄,也可能壓迫到神經。
想知道患上坐骨神經痛的高危人士,可到「【坐骨神經痛】成因、位置及症狀逐一睇 ,教你如何舒緩。」了解更多。

避免坐骨神經痛的生活調理與改善
坐骨神經痛的患者,常常會維持同一個動作與姿勢,因此除了要記得久坐一小時至少起身動動手腳之外,也可以借助簡單的拉筋運動,一邊深呼吸,一邊舒展筋骨。
多運動鍛鍊核心肌群,可放鬆腰部或腿部肌肉,以減輕腰椎的負擔,不妨參閱「推介【坐骨神經痛】5大運動拉筋舒緩(附運動禁忌)」文章,向ANKH機能再生運動科學顧問學習5種舒緩坐骨神經痛的運動拉筋。
更多紓緩坐骨神經痛運動,可到YouTube觀看ANKH機能再生運動科學顧問的解說及示範影片。
而且要時常記得矯正身體的姿勢,改善單邊用力的習慣,並且減少背包中的重物,如果要搬運重物,要記得善用推車、拖車等工具來轉移重量,從善待自己的身體開始做起。
腰背部以下的各種酸痛感,其實都可能與坐骨神經痛有直接與間接的關係,透過以上環節,檢視自己是否有這些症狀而不自知吧。
RDS+極速去痛技術療程
RDS+是「ANKH 機能再生-痛症健康集團」的獨有技術,匯聚世界頂尖科學技術結合中醫經絡智慧,從痛楚根源出發,達到標本兼治的去痛效果。
根據個別獨特狀況,作出精準的治療組合。當中使用國際高端儀器及專利技術,包括擁有美國FDA和歐盟CE認證。RDS+首創獨特技術,能夠修復痛患,去瘀排酸,同時能夠長久強化機能,大幅減低坐骨神經痛的復發機會,令人重獲健康,增強活力!